“感谢你们帮我们拿到辛苦钱★!终于可以安心了。”近日,讨薪成功的宗师傅对法官和调解员连声道谢。为追回2022年开始被拖欠的近五万元薪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启用“法院+工会★”协同机制,促成双方和解,被告方支付了全部所欠薪资,8名平均年龄70岁的原告提交了撤诉申请★★★,案件圆满解决★★。
该批案件涉及某公寓服务公司、某物业公司等2个被告公司,两者合作关系较为复杂★★。公寓服务公司目前处于破产清算状态★★★,物业公司则是集团公司★★★,公司总部远在深圳★★★。
工作室介入调解后★★,立即与被告方开展联系,但两家公司一个正清算中★★,一个远在异地★,调解还未开始便陷入僵局。法官和调解员并未放弃,从一开始的“查无此人★★”,到辗转联系上物业公司法务,再到让双方心平气和坐下来商谈和确认劳务派遣关系,最后提出合理化调解方案★★★,历经半年努力★★★,终于促成双方达成一致,八位老人的薪酬全都支付到位,实现案结事了★★。
近年来,经开区法院持续推进多元解纷新机制,通过“法院+工会”诉调对接工作模式★,积极发挥调解的高效★★★、便捷优势,为群众提供多层次、低成本、高效率的诉讼服务★★★,为劳动争议化解按下★★★“快捷键★★”,让讨薪者★★★“安薪”更安心★★★。
原标题★★:《媒体聚焦丨新华网:武汉经开区法院探索“法院+工会”协同机制 让劳动者安★★“薪★”更安心》
2022年2月★★,宗师傅等一行人通过劳务派遣入职辖区某公司建设项目从事保洁工作★。然而项目结束后,公司却“悄然失踪”。自此★,宗师傅带着这支高龄维权队伍走上“寻薪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简单的“就案办案”虽然可以查明事实、明确赔付责任,但难以让劳动者薪资到位。为了这八位老人的切身利益和生活保障,经开区法院迅速启动“法院+工会”协同机制,由“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接手该批案件的调解工作。
2024年1月★,经历多次讨要无果后,宗师傅等人无奈诉至法院★。经开区法院面对这群特殊员★,畅通诉讼服务绿色通道,并第一时间对案情进行研讨★。